中国食品造福全球消费者和贸易公平

中国食品造福全球消费者和贸易公平
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实施方面大力创新、与时俱进,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受到了国内外权威人士的高度赞赏。2019年7月12日,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长汤姆海兰德在给此次大会发来的贺信中,高度评价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超市食品快速检测
汤姆海兰德称,中国主持国际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2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在完善国际食品标准、保护全球消费者健康和促进国际食品贸易公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食品安全标准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标准制定原则和程序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契合。
检测食用油
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设立微生物、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产品、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食品相关产品、标签、生产经营规范、理化检验检验方法与规程、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规程、毒理学评价方法与程序、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共14个专业委员会。为保障国标制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参与人员的广泛性,该届委员会的委员来自食品、营养、生物、医学、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共有393名,并将17个部门和中国消费者协会等作为单位委员。
经多方努力,我国目前已制定126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2万多项食品安全指标,初步构建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但离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还有差距,需尽快完善。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升食品全水平。为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应加快制修订标准、创新标准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实施。
在创新标准工作机制,应借鉴和转化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简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流程,加快进度。完善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临时限量值制定机制。建立企业标准公开承诺制,完善配套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各方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制定,参与国际新兴危害因素的评估分析与管理决策。
今年6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食品安全标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制修订一批产业发展和监管急需的食品安全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配套检验方法标准。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修订猪肉水分限量国家标准。加强小麦、小麦粉、大豆等粮油标准制修订等。
TAG标签: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提问你对疝气的危害了解多少
比较适用于胃溃疡患者的检查
合肥治疗白塞氏病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