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对联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探秘桂平市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千日红

发布时间:2020-10-18 16:59:57 阅读: 来源:对联厂家

本月下旬,广西桂平浔郁大地粮食归仓已进入尾声,满仓的粮食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桂平是广西粮食生产大市,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排广西首位,是广西惟一一个粮食总产量超10亿斤的县(市)。2011-2013年曾连续三年增产丰收,并荣获全国、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这些成绩的后面,是我们唱响了‘强农之歌’——强龙头,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强个体,农民全员接受科技培训;强服务,从插秧到烘干‘一条龙’服务。”桂平市委书记杨评防说,近日中央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同时将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抓住了‘牛鼻子’,才能获此殊荣。”

强龙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1月24日,南木镇洛连村勇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超勇正在田里忙着,他将村民外出打工丢荒的田地集中租下来,一年种3季:早稻、晚稻、冬种马铃薯。他经历了从2010年成立之初的亏8万多元,到2013年赚10万多元。“今年社员估计有1万多元的分红。当中经历不少曲折,但每次都在政府的帮扶下顺利过关。”邓超勇说。桂平市不少农村专业合作社由弱到强,都源于政府的强大支撑。

桂平市市长潘汉胜介绍,近年来,当地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制订申请资金、政策扶持的认定标准和条件,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通过流转土地等多种方式,扩大生产规模;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通过政策、项目、评优、服务等扶持,培育并推动龙头发展壮大。

“如今这些‘龙头’带领着一批批农民向前奔跑。以专业合作社为例,目前达319家,位于全区前列。2007年12月组建的金龙农业专业合作社(桂平市首家)通过发动群众土地入股,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开展集约化经营,入社社员比普通农户年人均纯增收900元以上。”桂平市副市长李汉彪说。

11月25日,在福山村,桂平市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黄瓜进入采收期,100多个前来打工的邻近村村民正在劳作,他们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这是该社理事长李文照租下的1000多亩地,2013年纯收入近200万元。“政府在资金、信息、项目等方面给了不少扶持,还专门配备蔬菜检测仪器。”李文照说。

精心培育加上大力扶持,使得新型经济主体日益增多。截至10月底,桂平市发展家庭农场303家、重点龙头企业41家、种粮大户100多家,他们带头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品种,带动100多万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为粮食增产增加了砝码。

强个体:人人成为种田能手

“‘金字塔’结构的培训模式,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并深入每家农户。”桂平市农业局局长陈丕钊介绍,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转化靠推广。为此农业部门组成专家组,每个专家对应10名技术人员,每名技术人员到田间现场指导10名种植大户或科技示范户,每个种植大户带动10户甚至更多的普通群众。

韦桓是石咀镇城镇居民,到旺龙村承包了70多亩水田种水稻,这个以前没有种过田的门外汉,如今经过农技人员的多次培训和现场指导,已成为一位种田行家:“最大改变就是懂得了科学施药和田间管理。亩产由3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年增收2万多元。”

小汶村的郑济兴,将村里弃耕的50亩地租来种水稻,根据以前经验种田,病虫害特别多,防不胜防。农技人员主动与他对接,并在播前和生产中提供相关信息,现在他成了种植能手,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什么时候喷药、喷什么药,周边农户都跟着他做,“他的稻田已成为农业部高产创建活动的示范点,今年早稻测产460公斤,晚稻估计在500公斤以上。”石咀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宝兴说。

11月26日,记者来到石龙镇新村时,看到该村合作社聚集了大批农民,原来这里正在进行统防统治培训。一位农民对记者说“过几天还要到安徽小岗村参观学习”。近年来,桂平农业部门每年都会选出1000名种粮大户或科技示范户集中起来科技培训或赴先进种粮地区现场学习。

强服务:一条龙服务种田更轻松

前段时间,正是晚稻开镰收割的日子,但秋雨连绵,如在以往,不知要愁煞多少人。但现在不同了,烘干机的使用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11月12日,覃山村一位60多岁的老人,将湿漉漉的1200多公斤稻谷,送到隔壁的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天就烘干了,花费500多元。

陈丕钊介绍,随着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更为迫切,这些服务包括销售、信息、科技、物资、加工等方面。尤其是劳务服务,如今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儿童,他们非常希望有人提供全程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服务。“以前浸种、耙田、插秧、喷药、收割、晒谷等所有事情,农民都要自己做。而如今,花点钱这些事情可请人做,农民当起‘甩手掌柜’——日益兴起的社会化服务,深受留守家庭的欢迎。”

今年10月上旬,在厚禄乡的田野里,七八个身穿白色防疫服、头戴金色防护帽的人,身背新式喷雾器喷洒农药,10多分钟即可喷完3亩地。该乡农技推广站叶静群主任说:“从去年开始,厚禄乡建设了育秧厂、成立了统防统治小分队,提供育秧、耙田、插秧、灌溉、病虫害防治、收割、烘干等一条龙服务,为不少农民解决了难题。”

潘汉胜说:“政府因势利导,全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民间创办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等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等创办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今,越来越多‘服务大军’的出现,使农民种田日益轻松。”更多最新三农资讯,请关注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中国农药第一网。

苏州同济男科医院

上海看失眠的医院

南京治牛皮癣医院排名